• 【对话行长】黄文新:根植农村 打造“厝边银行

    2016/3/4 9:16:44 南安商讯
    89

     专访南安农商银行行长黄文新,本文刊登于《南安商讯》第65期


    福建南安农村合作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福建省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成立于2006年9月28日,它的前身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南安市农村信用社。半个多世纪以来,南安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宗旨,以支农兴农富农为己任,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独家专访】

    《南安商讯》:作为目前货款规模、市场占比、上缴税额等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请您介绍一下南安农商银行的发展简史,是怎么一步步走向今天的辉煌?

    黄文新:1953年,南安第一家农信社成立;1996年8月,国务院做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0月南安市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此后,南安市农村信用社发展迅速,各项存款总额达到10亿左右;2005年进行改制,创建全省首家农村合作银行——福建南安农村合作银行,当年各项存款总额达到50多亿;2010年,各项存款突破100亿元大关;2012年3月,成功改制为南安农商银行并于4月正式开业;至今年3月,该行存款突破200亿元,各项主营业务指标迈上新台阶。
    目前,我行存贷款规模、市场占比、支农占比、营业网点数量、财务收入和上缴税额等均位居南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南安商讯》:据我们了解,贵行专门打造了一支300多名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助理的团队,天天穿梭在田间地头、工厂企业中,主动上门服务。您如何评价您的团队?您又是如何带领这支团队作战的?

    黄文新:我行和别的银行不同,主要走小额分散的业务,因此我行专门组建了一支由300多名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助理组成的团队,服务全市所有村镇,提供主动上门服务,着力构建“110”即时金融服务响应机制,力争在“15分钟”内到达解决客户金融难题,让客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这支团队遵循“通过制度来管人,通过激励引导人”的原则,通过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培训学习制度、等级提升等,一方面激发了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一方面促使其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南安商讯》:近年来,南安农商银行“村镇银行”板块发展迅速,外设了四家村镇银行,这四家村镇银行如今的经营情况如何?贵行是如何实现跨区域经营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黄文新:2012年7月,我们在江西新余市设立第一家村镇银行——孔目江成功村镇银行,目前已有存款5亿多,贷款将近9个亿,2013年即实现盈利1600多万。孔目江成功村镇银行是江西做得比较好的村镇银行,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群众的信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可谓效益、形象双丰收。基于孔目江成功村镇银行的成功经验,2013年,三明宁化、将乐、尤溪三家成功村镇银行也顺利开业,且经营成效喜人。为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强对外输送优质金融服务,今年我行还计划在省内的晋江、德化、明溪等地设立新的成功村镇银行。
    成功村镇银行按照总行的经营理念来运作,依然走小额分散的道路。此外,包括行长、财务在内的主要管理人员由总行派遣,大约每个村镇银行派遣5、6个管理人员,确保与总行经营理念的一致性和服务的优化,进而实现跨区域经营。
    除了派出强大的管理团队外,我们还结合当地特色进行经营,如时值朱熹文化节之际,我们把“容易贷”产品带到了三明尤溪成功村镇银行,为当地茶农授信600多万,获得良好反响,得到当地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的充分肯定。将经营理念结合当地特色,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银行之路,这就是我们最成功的经验。

    《南安商讯》:南安农商银行在全省首创了“3.15”支农工作方式,您能否为我们详细介绍这是一种怎样的金融服务方式?贵行还有没有像这样接地气的金融服务?

    黄文新:我行致力于打造南安人的“厝边银行”,因此我行为南安所有农户和小微企业建立了金融信息档案,并在全省首创“3.15”支农工作方式,倡导15小时工作法、15分钟放贷时、15分钟服务圈,全力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我们要求包片客户经理每周必须至少安排3个半天,每半天5个小时,到包片村下乡走访。通过走访,实时获取潜在客户、贷款客户精准信息,充分发挥信息档案作用,将贷前调查、贷款授信前移,这是第一个“15”——15小时工作法;农户建档二期工程不仅可以及时对接农户及小微企业需求,还将贷前调查和授信前移,开展集中授信、村委评议及录入指纹信息、采集头像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我行推出了“容易贷”产品,农民从贷款申请到获得贷款只需要15分钟,此为第二个“15”——15分钟放贷时;“3.15”创新模式中的第三个“15”,是指升级服务模式,支行配备客户经理助理团队,分片管理,力争在“15分钟”内到达解决客户金融难题,打造“15分钟服务圈”。
    除了“3.15”支农工作方式,我行还在全市布设了96个网点、389个小额支付便民点、投放6000多台福农通和POS机、为客户办理6万多个手机银行,并在全省首推金融流动服务车,致力打造市民身边最亲近的“厝边银行”,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的“15分钟服务圈”。

    《南安商讯》:2013年,贵行与南安慈善总会合作设立了“福万通慈善基金”,致力于南安的慈善公益事业,据了解这也是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发起的首个慈善资金项目,该慈善基金主要致力于哪些慈善事业?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

    黄文新:2013年,在报上级单位批准后,我行与南安市慈善总会合作,设立福万通慈善基金,这不仅是我市首家由农村信用社系统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慈善基金,也是我省农村信用社系统首个发起设立的慈善资金项目。在2013年8月28日的举行“福万通慈善基金”成立大会上,我行资助了100名成功考上本一线的南安农村大学新生,每个人获得3000元助学金,毕业后若有需要,我行还将为他们提供就业方面的支持。福万通慈善基金涉及的慈善事业不固定,除了助学活动外,慈善基金还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帮助社会上困难的弱势群体,比如前段时间的母亲节慰问活动,福万通慈善基金联合南安市慈善总会及乡镇村委、妇联,踏足十个乡,为当地困难母亲送去关爱和温暖。
    至今,福万通慈善基金运作良好,我行每年都会注入一定的资金,保障慈善基金的有效运转。
    《南安商讯》:不久前,中国银监会周慕冰副主席曾莅临贵行调研指导工作,请您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这对贵行未来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黄文新:<<<5月16日,中国银监会周慕冰副主席率合作部田建华副主任、合作部农村金融服务监管处殷有祥处长、福建省银监局周民源局长等一行莅临南安农商银行调研指导增户扩面、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工作情况。
    周慕冰副主席肯定了我行取得的成果,认为我行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比较实在。并指出,我行作为县域农村金融机构,重点在于扎根本地、服务三农、贴近三农,在工作中要明确指导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为广大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要继续扩大优势,发挥客户信息量,进一步进村入户采集信息并及时更新,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为南安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合适的产品,解决好农村金融难题。 


    提醒:报道南商最新动态,传递南商群体声音。成功网“今日头条”栏目诚挚向全国南商征稿,欢迎全国各南安异地商会、基层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及个人踊跃来稿!投稿文章我们会尽快处理,稿件一经确认,会在成功网-今日头条及杂志发布!投稿邮箱:923453888@qq.com
  • 阅读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