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安商会荣誉会长洪庆安:唯坚忍者始能遂其志
本文刊登于2014年5月《南安商讯》第65期
天津市南安商会荣誉会长
天津上自仪表有限公司董事长
明朝时期,燕王朱棣在天津三岔河口渡河夺了天下,故将此地定名为“天津”,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如今,这块风水宝地成了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每天都在上演着精彩的创业故事,创造了许多商业神话。
洪庆安,这个来自中国水暖(阀门)基地——南安英都的成功商人,时至今日,已经是上海自仪、创盛仪表、永盛仪表天津的总代理、天津上自仪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补锅、洗衣、做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阅历,他甘之如饴。只因于漫漫时间长河里,他始终坚信:欲成大事者贵在一个“忍”字。
“1991年,我来到天津。我记得,那时候还因为有了第一辆自行车而兴奋不已……”洪庆安的回忆在空气里散开,为3月的天津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故事性色彩。
1986年,初一还未毕业的洪庆安便跟随二姐夫至海南做补锅工作。“在海南的半年里吃尽苦头,最艰苦的时候住过牛圈,晚上就睡在走廊上,与牛为伴。可能是那会年纪尚小,完全不会觉得辛苦。”洪庆安从小培养出吃苦耐劳和乐观积极的性格,在那时,乃至之后的几年里,随着岁月的考验越磨越利,为他的创业之路扫去了荆棘和芒草。
1987年,洪庆安北上潍坊,在洗衣做饭的同时,一边熟悉和学习水龙头的刷漆、喷漆等工作流程,下半年才开始接触阀门。
1991年,在经过了4年的默默打拼和积累后,洪庆安最终选择了在天津创业。初到天津的第一年,洪庆安每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跑起了阀门供销。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洪庆安就开始跑工厂,将自己的销售能力发挥到极致。
然而,对于洪庆安来说,他的第一笔生意来自东三省石化行业,那几年他总是往返于天津和东三省之间。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对电力的需求增长迅猛,洪庆安抓住了机遇,“1995年我将重心放在了电厂,从一期合作到二期,几年下来,整个项目利润比较可观。”至此,才真正奠定了洪庆安的商业模式。
电力需求的旺盛和高利润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洪庆安适时调整战略,将目光转到了当时在国内堪称一线品牌的上海自动化仪表。如今,美国的艾默生和德国西门子等著名国际品牌也成了洪庆安代理的天津上自仪表的合作伙伴,对其产品的认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让洪庆安对未来更有信心。
洪庆安的这份信心不仅是对自己的企业,同样,对于南安商会,他满怀期望。“有些商会开展起来虎头蛇尾的,口号喊得很大,可是实际做法却在一直缩水。”洪庆安说道,当初他加入这个商会,提出了这样的条件:“如果只是去做做样子,跑跑场子,我是不会参加的。如果能够通过商会这个平台,团结各大闽商中小企业,挖掘出好的项目,促进大家发展,那么我就参与!”在他看来,商会应该是一个团队,如果有好项目需要投资,单靠各自的力量远没有获得一个团队支持来得强大。
一次次成功的商机转变化成了洪庆安此刻自豪的神情、自信的笑容和铿锵有力的声音,而这背后的17年商业长跑,他用坚忍扫去黑夜的孤寂,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在天津演绎了又一出激励人心的闽商创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