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南安商会监事长苏志胜:心存高远 胜守平常

    2016/3/7 9:45:48 南安商讯
    88

    【本文刊登于 2014年11月 《南安商讯》第71期 】 

    如果只是一粒微尘,随意的飘落于地,哪里都是它的乡土;如果只是一缕阳光,公平地普照大地,哪里都有它的影子;如果摊开的掌心不能点落蝴蝶,那就紧握成拳挥动臂膀,给予力量。让我们在新鲜的世界里开创一道彩虹,不为碧海蓝天,不为山丛林木,只为那一抹绚烂的朝霞。
    长春南安商会监事长苏志胜的创业故事正如一阵阵淡淡的茶香飘散不去,让人回味无穷。他从一个年幼无知的少年到如今的成功人士,这样的一段岁月要经受怎样的风吹雨打和荆棘坎坷才能练就呢?“带奋斗一起飞翔,因为有了它,让我拥有理智之思,才使过去的失误不再重演到今天的影片里,我才能使过去的成功在人生中继续升华。”这就是苏志胜事业历程的真实写照吧!


    >>>开启创业的艰辛旅程

    与苏志胜初次见面,是在他简约静雅的办公室里。一走进去,就能强烈感受到福建人的生活风格,一缕淡淡的茶香,清幽淡雅,迎面拂来,“酒使人浮躁,而茶则使人沉静”,他边说边给我们续上茶。这缕茶香,让人有一种闭上双眼静静享受这岁月美好的感觉。
    1971年,苏志胜出生在福建省南安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家境并不富裕,家里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童年时,能饱饱地吃上一顿,有一个长长的安眠之夜,对他而言似乎都有些奢侈。看着贫困的家境,年仅15岁的他就想着走出家乡,改变现状,建造一个崭新天地。
    1986年,苏志胜跟着堂哥坐了三四天的火车,由南到北,来到了长春,当时的他只想着早点出来打工,等见识广了也许就能找到致富的路了。那时的他唯一拥有的筹码就是勇气与胆量,到了长春后,他在一家工厂找到了维修阀门的技术活,每天闻着铁锈味,起早摸黑,把双手染得黑漆漆,一个月的工资只有50元。
    每晚筋疲力尽的苏志胜躺在床上思索:难道我的一生就要如此度过吗?那么当初离乡背井又有何意义呢!这念头在他的脑海不断滋长。身上的稚嫩与阅历的单薄让他吃了许多苦头,面对这个全新的社会,他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进,因为后方是父母的期望与自己的理想,他不敢退缩,也没有后路可以退缩!
    七年后,小有积蓄的苏志胜租了一个小柜台,自己开店做起水暖批发的生意。最初的启动资金只有两三万,还好福建老家的货源比较充足,他又比较能吃苦,就这样一步步把生意做了起来。经过两三年的奋斗,生意开始步入正轨。但是这小小的胜利,并没有让苏志胜安于现状,他总觉得水暖生意不能带给自己希望中的光明未来。
    于是,2001年苏志胜将水暖批发交给家人代管,自己毅然转行做起石材生意。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刚涉入石材行业,苏志胜一直没有寻找到石材行业的切入点,每天面对着偌大的市场,却空有一身本领无处使用,这样的处境让他倍感挫折。那段时间他游走在行业边缘,陷入事业的低谷。幸运的是,几年来在长春认识的老乡与朋友,因为信任他的为人,相继伸出了援手。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事事亲力亲为,慢慢找到了石材行业的要诀,生意也开始步入正轨,蒸蒸日上。回忆起这些,苏志胜淡淡地笑着:“创业期间虽然经历了不少困难,但是为了事业只能硬着头皮拼了。”是啊,人只有经过挫折才更懂得珍惜,更明白人生的滋味不单调。

    >>>与天源结缘 为事业担保

    经过几年的风雨兼程,当初青涩的小伙子,如今已然是个成熟稳重的魅力人士,曾经经历的一切都是他事业上的财富,现实告诉他想要走上成功的道路,不但要有远见的目光,同时也要对相关行业有充分的了解。
    2010年,经朋友推荐,苏志胜与老乡一起合作收购了吉林省天源担保有限公司,面对这个濒于解散的担保公司,苏志胜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让它东山再起,这信心来自于他对现实精准判断。现实中,融资难仍是阻碍中小微型企业成长壮大的一个突出问题,苏志胜正是看中这一点才坚决地转入金融行业。对中小企业而言,想要融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银行申请贷款,但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市场经济链条的下游,实力不足,市场风险也高,贷款周期过长,这时候担保公司就成了很重要的一条出路。
    苏志胜介绍,天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装潢和贷款担保,以及实业投资,公司本着“以客为尊、以信为本”、“迅速、直接地满足双方需求”的经营理念,以完善的担保业务流程,为企业间接融资搭桥,为企业直接融资铺路,很快在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突然转入金融行业,难免有些风险,一向稳中求进的苏志胜始终有些不安,这时充分利用商会人脉资源,为商会会员提供担保业务为他的事业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此,他告诉我们,他对商会成员的感激之情是最深刻的,正是有这些朋友、同乡的帮衬,他的事业才能走到今天。
    因为心念他人的帮助,才使得苏志胜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将这些善的力量传递出去,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荣誉证书:“2010年,响应市委统战部的号召,在新农村建设中为榆树市八号镇建民村小学捐款10万元,彻底改变了该校的办学条件,使之成为当地的样板校”、“5.12汶川地震时,公司捐献赈灾10余万元”……诸如此类的慈善捐赠,数不胜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个人价值已经实现时,人就应该提升社会价值,更加完善自我,奉献小我成就大我。这也是苏志胜的为人处事风格:热情、大气、有社会责任感。岁月如歌,在时间流淌的脚步里,在人生、理想与梦这一永恒的旋律里,蕴涵了多少跌宕与起伏。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活出自己的色彩,这也正是苏志胜的理想!

    >>>与妻携手 共创未来

    我们曾经津津乐道:“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的幸福婚姻,“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至今仍然是许多人的家庭梦想。我们一再用“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来表彰那些成功男人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苏志胜便是这样一个幸运的男人,说起自己的妻子他羞涩地笑笑,他说:“成功的关键还要有一个贤内助。”
    苏志胜与妻子是在长春团结路的水暖市场相识的,从此以后夫妻二人便开始共同走过艰辛历程。说起妻子,苏志胜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在他的眼神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对妻子深深的爱意与感谢。在他看来,事业上的成功少不了妻子的帮助,正是妻子的贤良淑德,支持他打拼事业,免去了他很多后顾之忧。
    在中国,很多成功男士都是与妻子一起奋斗的,而这一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很多时候妻子的鞭笞与鼓励成了坚持下去的强大动力。这么多年来,妻子的鼓励与支持,苏志胜一直都记在心里,也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妻子的爱。漫漫人生路,总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与困难,唯有夫妻之间不断扶持,不断勉励,同甘共苦才能走得更加久远。
    感受着苏志胜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让我更加明白“患难夫妻”的深刻含义。我想:作为一个七尺男儿,就应该活出自己的光辉岁月,遇到再大的打击都必须昂首挺胸,想想有妻子和家人做坚强的后盾,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提醒:报道南商最新动态,传递南商群体声音。成功网“今日头条”栏目诚挚向全国南商征稿,欢迎全国各南安异地商会、基层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及个人踊跃来稿!投稿文章我们会尽快处理,稿件一经确认,会在成功网-今日头条及杂志发布!投稿邮箱:923453888@qq.com
  • 阅读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