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木:把“好亲密”做到家喻户晓
【本文刊登于2011年5月《南安商讯》第33期】
作为较早入驻泉南投资创业园区的企业,白绵纸业是已经走过了十六个年头,在行业也是拥有响当当的名气,产品远销非洲、阿拉伯等国家。“下一步我们就是想把‘好亲密’品牌做到家喻户晓”,接受记者采访时,企业的掌舵者洪阿木向记者表示出了把品牌做大做强的决心。掌舵者如何将品牌推广开,而洪阿木又是一个怎样的创业者?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白绵纸业。
“不安分”的心促成了“企业梦”
在白绵纸业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它的创始人洪小木正在处理公司事务。待我们说明来意,他热情地接待我们,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问及创业史时,洪小木说,他一直在走弯路,但冥冥之中好像有一股力量推动着他走到今天。
16岁的洪小木由于付不起学费而无奈地离开学校,走出校门的他来到安海一家较大的箱包公司工作。勤快聪明的他,很快的得到了老板的重用,三个月后就当上了主管,那时工资也很丰厚。但一年后,洪小木毅然辞掉这份让人羡慕的工作。
“那时候不想给别人打工,想自己出来创业闯一闯”洪小木说,但是那时他才17岁,家里贫穷也没有多少的创业资金,别人看他还是一个小孩子也不愿意跟他合作,所以创业只能暂时搁置。1989年,创业无助的他应征入伍。两年的部队生涯里,经商的念头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在空闲的时候,我都会想下退伍后我要怎么做生意”洪小木说。
1991年,洪小木退伍,部队安排他到南安教育局去工作,但报到的第一天他就辞职了。说起这段往事,洪小木幽默地说“如果当初没辞职可能会走得比现在顺,但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按部就班的工作不适合我”。拿着退伍补贴的钱,洪小木给亲戚朋友买了礼品,自己却什么都没买,退伍后还穿着军装,他说,退伍后那段时间就在家里卖菜,攒足去学化工的学费。学成归来的他在官桥镇区开了家店做化妆品的批发。
曲折发展中的白绵纸业
1996年,洪小木放弃了做化妆品生意,转向做卫生纸。那时的他买了几台简单的设备,雇佣四五个工人,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创立了白绵纸业。但是由于税收等原因,1998年,洪小木把厂子搬到了晋江内坑。
1998年,水头的石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好奇心强的洪小木也想尝试下,但他并没有成功,反而亏光了他前几年的积蓄,由他一手创立的白绵纸业也因资金周转问题而倒闭了。
2000年,失意的洪小木来到厦门卖纸产品,经常外出跑业务,那时的他晒得跟黑人一样。2002年,他和两个曾经在恒安工作的朋友合作重新开办了白绵纸业,复办后的白绵纸业供不应求,生意做得很顺利。但是,由于经营理念的不同,公司的几个合伙人经常会发生纠纷矛盾。2003年,洪小木决定退出来,并按照行规承诺三年内不再从事相关的行业。
不再从事卫生用品的洪小木跑到晋江的一家工厂经营着他的2亩菜地。 “我很会种菜,在当兵的时候我就主管菜园了”,这样的生活洪小木过得惬意自在。在2007年,洪小木重拾斗志,买了一家倒闭的厂房,重新在晋江“开张”白绵纸业。
2008年,泉南投资创业园在全面的招商中,招商人员找了洪小木好几次,希望他回来自己的家乡官桥,但洪小木在犹豫中。在一次与朋友的喝酒聊天中,洪小木答应退两条生产线到官桥,成了第二家入驻泉南投资创业园的企业。而后投资园的配套设施让洪小木很满意,于是洪小木就一步步地将晋江的厂搬到泉南创业投资园。他说,“搬厂的人力物力耗费也很大,如今年纪大了,想安定下来,在这边已经买了厂房,准备扎根下来了。”
享受人生的每个过程
“不少朋友会开玩笑地说我很笨”,洪小木说,但是他待人的准则就是真诚,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客户和员工。在他的100多名员工中,有不少是一直跟着他干的老工人,他说,老员工跟了他这么多年,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他也很重视员工,毕竟没有这些员工,也就没有这个公司。
在采访过程中,洪小木不时地跟我们说一些他的人生感言,他说,他不是一个很重视结果的人,他很享受人生的每一过程,如果人一生下就80岁了,没有多少日子可以活,就算有再多的财富也没用,所以人的一生还在于过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个中的精彩值得我们去慢慢体味。
当提及下一阶段的计划时,洪小木说,目前白绵纸业已销往非洲与阿拉伯等国家,下一步想做品牌,争取把“好亲密”的品牌打出去。近些年,福州仓山的城市改建,很多的造纸厂倒闭,这给白绵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为了打造品牌,洪小木也不惜以重金聘请了专业的研发设计队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不久地将来“好亲密”可以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