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安商会常务副会长杨宝加:做好诚信文章 铸造凯隆辉煌
【本文刊登于2013年7月《南安商讯》57期】
杨宝加一直深谙“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求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的道理。他认为,人才与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哪里有适宜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哪里就能成为人才集聚的中心,哪里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在重庆一提到做石材生意,很多人可能会说那一定是水头的,对于重庆南安商会常务副会长杨宝加来说却是个例外,他不是水头人,而是美林人。
初见杨宝加,就给人一种谦和、睿智的印象。在之后的交谈中,则多了一分率真与风趣,不得不说,他年轻的外表和得体的谈吐、清晰的思路反差实在太大。更为难得的是,杨宝加身上有着年轻人少有的沉稳和低调。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1977年出生于南安美林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毕业后便开始做生意,起初主要做茶叶出口贸易。“那个时候也是到处跑,经常到湖南、湖北等地收购茶叶。”杨宝加说,2002年他放弃了已经建立的事业基础,选择远走重庆,做石材生意。
“1997年,以重庆直辖为标志,中国奏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序曲。1999年11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正式敲定,改革开放进入了‘西部时间’。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把握住。”杨宝加说。
2002年,杨宝加到了重庆,入驻重庆第一个石材市场——渝福石材城。初来乍到,杨宝加就扑在生意上,外出联系业务,满腔的热情。然而天不遂人愿,由于经验不足,年龄又小,杨宝加的创业之路并不顺畅.一开始就受挫,经常亏损,屡败屡战中,他不气馁,不断地从中总结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商情。
“刚开始做生意没有经验,第一年生意的确不大好,只有几个老客户,幸亏有他们支持,不然日子就难过了。”杨宝加笑着说。面对曾经的挫折,能有如此豁达的态度,的确少见。当我们问及如何度过难关时,杨宝加笑着说:“总结经验,继续前行,还能有什么办法。”
命运就是这样兜兜转转,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之后,希望之门再度向杨宝加打开。或许是曾经从事茶叶贸易时,养成了他敏锐的洞察力,他提前预期市场,熟悉了解行业,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比如市场的走向,客户的认知能力等。因此即使面对波动都能较好地做好应变措施。
除此之外,杨宝加还得到身边很多朋友的支持,并且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杨民安,两人并肩作战,共同创办了凯隆石材。
正所谓“苦尽甘来”。在奋斗的过程中,人们总会遇到众多意想不到的动荡和波折。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人自愿“下车”,因此,乘同一班车的人就变得越来越少,到达终点时或许只剩下一两个人而已。而这两个人,毫无疑问就是那个成大功者,而杨宝加、杨民安恰恰就是这样的人,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如今,公司主要经营新疆石材系列(天山红、卡拉麦里金、粽钻)长期大量库存天山红烧面、光面、荔枝面,各种规格一应俱全。公司生产车间采用流水线操作,配套设备齐全,快捷高效,营销的主要市场定位在西南,重庆,四川,辐射周边省、市。几年来,凯隆石材的产品畅销西南片区。
诚信经营赢得市场
“以优质求生存,以廉价促进发展,树立企业品牌的坚实保证”,这便是杨宝加一直倡导的,除了做工程之外,他主要以批发为主,新疆石材系列是其凯隆的优势产品,
除此之外,杨宝加取得成功还有一个秘诀:“诚实守信,有一说一”。杨宝加认为,从企业角度出发,对社会、对用户最好的诚信就是为其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让其能从中获取最大的价值及赢利。
这么多年来,凯隆石材一直严把产品质量的每一关,从产品的加工到后期的安装服务,公司都建有一整套质量追踪和现场品质管理体系,能及时发现各环节中出现的质量方面的问题,并予以快速有效的处理。这样不仅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也让企业的诚信度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高度认可。
诚信经营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凯隆石材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2010年,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批发生意火爆,还做了大量的园林和工程,重庆中海国际社区、武隆电力以及各大酒店都是凯隆经典之作,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杨宝加一直深谙“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求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的道理。他认为,人才与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哪里有适宜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哪里就能成为人才集聚的中心,哪里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在创办公司之初,他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员工营造一个“家”的感觉,使员工对公司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事业成功后,杨宝加事务也更繁忙了,但他也更有机会关心参与社会事业。如今第三届理事会成立,担任常务副会长的杨宝加表示,这一届商会的领导班子更年轻,更有活力,相信在会长黄健康的带领下,商会必将在服务会员、服务社会,沟通信息、互通商情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为闽渝经济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