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期封面人物】苏清全:六千元起家到钢管销售大佬
【本文刊登于2010年8月《南安商讯》第22期】
2010年8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南安商会成立,南宁市锦泉钢管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清全当选会长。
这位来自南安市康美镇梅星村的老板,1993年怀揣6000元到南宁创业,在不到20年的创业历程,已经发展成为南宁市最大的钢管销售企业之一,业务覆盖广西全区。
不仅如此,苏清全旗下还成立了南宁市锦智管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市政工程及道路的施工和售后服务;成立南宁市汇发建筑公司,涉及房地产,另涉及餐饮娱乐等产业,旗下员工1800人。
从销售钢管到施工、维护,苏清全已经不再是个钢材销售商,而今传来消息,苏清全带领着商会的几位副会长,开始了建材市场的建设和运营,“在广西百色等地,已经投资3个建材市场,届时,南安人从销售到市场运营,都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广西,上万南安商人除了传统的电子通讯产品、陶瓷石材、水暖阀门产业处于高度的市场占有,钢材、钢管销售几乎占有了当地80%以上的市场,更为奇特的是,钢材销售商,几乎全部来自苏清全老家的康美镇梅星村。
“南宁南安人很能打拼,但更团结,只有团结互助,大家的事业才会发展。”苏清全说,当选会长后,将团结带领理事会全体会员,打造团结、和谐商会。
创业:第一桶金赚了三万元
1972年5月出生的苏清全,在他14岁那年,小学辍学,“家里田地少,太穷,弟弟妹妹还在读书,我只能辍学回家帮父母。”苏清全说,康美镇梅星村,人均几乎不到3分地,在那个以农为生的时代,靠种地根本无法生活,很多人只有外出谋生,很多前辈到了南宁做生意。
14岁的苏清全辍学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学习当油漆工,由于年龄太小,尽管干活很卖力、技术也不错,但工资始终不高,但可以减少家里的负担了,这让他至今说起来,还高兴不已。
周围的乡亲,很多人到外地做生意谋生,年少的苏清全也萌动了做生意的想法,跟着老乡到了武汉打工,做过一段时间的瓷砖销售工作,后来,辗转到南宁,“南宁的老乡很多,他们都做建材销售,互相有个照应”。
1993年,苏清全来到南宁,帮一位老乡打工,“每个月供吃供住,三百元工资,主要是帮忙看店和送货。”苏清全还依稀记得,那时,每天要骑着三轮车,将钢材送到各个工地,不管刮风下雨,一如既往。
打工几个月后,苏清全慢慢熟悉了钢材销售的套路,计划开始自己创业了,他的想法得到了家里的支持,“我母亲将家里的几头猪卖了,弟弟当兵退伍的补助都拿出来,还在外面借了一千多元钱,才凑足6000元给我开店。”苏清全说,他和一个老乡合租一个店面,开始了自主创业的历程。
能吃苦、善经营,半年就赚了三万多元,到1994年,创业一年时间,赚了40多万,从此,苏清全走上了不断扩大发展的历程。
1999年,苏清全成立了南宁市锦全钢管有限公司,向市政饮排水工程供应钢管。
至今,苏清全开的第一个铺面还保留着,他说那是他创下的老品牌,门面不大,但生意甚好,留着同时也是做个纪念。
当会长:团结南安人在南宁打拼
钢管销售做上正轨的苏清全,于2007年成立南宁市锦智管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的施工及售后服务,并承接了各种市政道路及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及工程。
2008年,苏清全又成立了南宁市汇发建筑有限公司,参与房地产运作。其间,他带着几位老乡,在百色的两个县投资了建材综合市场,成为当地最大、功能最全的建材市场,他说:“还有一个市场,正在运作中。”
资料显示,苏清全旗下的钢管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大型民营企业和全国建材行业龙头企业,有员工1800人。
苏清全于2005年,南宁市泉州商会成立时,当选常务副会长,并担任商会党支部书记。
南宁南安商会成立,苏清全高票当选会长,他说,南宁南安商人大约一万多人,团结打拼,成了南安商人的呼声,商会将搭建平台,为老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