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南安”系列报道1 叶飞:一代悍将垂青史 八闽公仆美名扬
2014年5月14日,叶飞将军诞辰100周年,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叶飞将军家属代表、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缅怀叶飞将军的光辉业绩和人生光彩。
2015年10月,南安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叶维新捐建叶飞铜像,缅怀叶飞将军,图为叶维新主席与叶飞将军家属代表合影。
典型的两进五开间闽南古建筑,与大多数闽南的普通民居一般,上盖青瓦,房间由土墙白灰粉刷而成,没有丝毫的精雕细琢,古朴高雅,在占石村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大气典雅。这便是位于革命老村——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的叶飞故居。
还未入故居,目光便被故居旁的叶飞雕像所吸引,高大的雕像,石碑上戎马一生的赫赫功绩,不由得令人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故居内分门别类地陈列着叶飞生前事迹的照片、文字资料和他的居室,展示了他一生的伟大成就。
叶飞(1914.5.7—1999.4.18),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军事家、政治家。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惟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叶飞于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屡建奇功。在七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叶飞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树。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据叶飞侄子、占石村原党支部书记叶万苍回忆,叶飞曾有两次回到故居。一次是在1959年,当时的占石村还没有通路,交通不便,叶飞从村口徒步走到村中,“少小离家老大回”,村民都不认识他,还是叶飞讲出了父亲叶孙卫的名字,老一辈的村里人才知道他是谁。回来的那天,叶飞还在故居睡了一晚,便是在故居的那张床上,用的也是故居中的衣柜和桌椅。另一次是在1990年,那时候村里刚开路,身居要职的叶飞廉洁清正,不讲排场,回村前,他还特别叮嘱村里不要放鞭炮,也不可让小学生夹道欢迎。正如他人对叶飞的评价所说的:“他真的是一个又红又专的人。”
山美水库对于南安人民来说,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为保障泉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支撑,人们亲切的称呼它为“泉州人民的生命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山美水库的建成与叶飞对家乡的热爱和关心是分不开。1958年,山美水库破土动工,1959年,因贯彻基建方针而暂时停工,为了促使工程尽快复工,1965年8月,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叶飞专门写信给李先念副总理,并转报周恩来总理,希望续建山美水库,经周总理同意后,1967年水电部正式批准复建山美水库,金淘镇占石村如今还珍藏这这封手写信。20世纪50年代,叶飞担任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建成厦门海堤、鹰厦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指挥“霍童暴动”,组织指挥福州战役和漳(州)厦(门)战役,孟良崮战役中的当机立断......叶飞将军的英勇事迹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每年来叶飞故居瞻仰学习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各地中小学学生络绎不绝。“肝胆映山河,正气留千古。”流芳百世的英雄风采当如是。
此次要特别感谢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对我们活动的大力支持。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2180平方米,设置叶飞将军专题陈列和泉州华侨革命历史两大展区,以丰富详实的文物史料全面展示了叶飞将军光辉的一生,以及泉州华侨参与、支持祖国革命的先进事迹。